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探访三建老街随笔

  • 丹青赋
楼主回复
  • 阅读:7120
  • 回复:29
  • 发表于:2015/10/18 9:25:31
  • 来自:重庆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丰都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探访三建老街随笔

                                                              廖小云  图/文

摄影集【岁月留痕】之二十一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秋日,踏上了探访三建老街之路。

         三建,座落在丰都南岸的青山峽谷之中,它是最早丰石省道路的必经之地。弯弯曲曲的龙河水从古老的吊脚楼下奔腾而过,也是丰都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如今,在三建乡的廖家坝,一场浩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全面铺开。

        三建老街,与新场镇隔河相望。老街顺山而建,宽阔的石梯直达山腰,形成了背靠青山、脚踏玉带,是一处秀美的风水宝地。

随着时代变迁,昔日热闹的景象不复存在。一年四季,除偶尔办一次红白喜事外,老街显得十分冷清,古老的建筑历经风雨的侵蚀随着主人的搬迁而摇摇欲坠;残存的吊脚楼和那残缺的石梯,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三建,以廖姓人居多。明洪武二年,廖氏先祖从福建顺昌假借麻城孝感之民籍,携长房、幺房领票入川,与其它姓氏一样,从湖广踏上了漫长的迁徙之路。是首批奉朝廷之命“湖广填四川”的早期移民之一,最后落籍于丰都南岸三建乡的石龙坝。近七百年的繁衍生息,目前人口近二万余人,故廖家坝因此而得名。其后裔分布在三建的廖家坝、鹿村坝、崇实大月坝的廖教坝、毛天坝、柏木园及龙河的观音寺、刀梨坪、乱石窖、粑茅湾等地。

      “其实新的廖家坝才是老的廖家坝,现在的廖家坝并不是原来的廖家坝。”在廖家坝居民如绕口令般的解释背后,是龙河水患的悲催往事。

  很久以来,龙河一到夏季便洪水泛滥。特别是1982年的那次洪水,廖家坝老街在大灾中几乎被夷为平地。为一绝水患,场镇被迫搬到了如今山脚下的丰石公路沿线。

  孰料场镇搬迁并未给廖家坝人带来永久的安宁,新址背靠的大山地质灾害频发,久治难愈,不时发生山体滑坡,多年来,一直是高悬在场镇数百户居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建场镇综合治理工程,把场镇再次搬迁的新址选在了老场镇附近。工程对龙河及其支流双鹰河交汇处的河道和堤岸进行全面的治理建设。

       在离开之时,当地一村民用手指着前方的群山告诉笔者:“你看,隔河相望的山梁是否很像一只待飞的凤凰。”依他所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前方的山梁的确很像一只待飞的凤凰。它是当地百姓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映射着三建乡的明天像这只待飞的凤凰,展趐高飞。祝愿这美好的未来早日到来。
       伫立于古老的黄葛角树下,触摸那被岁月磨砺的残垣石阶,仰望那一栋栋破旧而昏暗的老屋,在返城的途中,萦绕在脑海中的思古之情久久地挥之不去……






行走在古老的青石路上,无不让人遐思万千


带有典型的川东民居依山而建,做工考究


行走在残垣的石梯上,昔日那赶场天的热闹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伫立于黄葛树下,触摸那被岁月磨砺的残垣石阶,仿佛能感知先哲们的余温


萦绕在脑海中的思古之情挥之不去


穿枓式木房老街虽然历经风雨的侵蚀,面临坍塌,但古风犹存


千百年来,一直演译着世代相传的红白喜事宴请乡邻的民俗民风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丹青赋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5/10/18 11:30:20
  • 来自:重庆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满头银丝的钟大爷是街坊邻居,谁家办红白喜事,他乐意帮忙,也是一个热心人

guest15857968
2015-10-22 13:13:23 回复
鍾.鐘.钟
鍾.鐘.钟: 楼主你好:你我虽然不相识,我家就在那里笔上的钟大爷就是我爸.短短的一条街在你笔下生辉,带我们又一次从小到大又一次见到老场的兴衰.老场就像人生从老到小从小到老谢谢
2015-11-27 05:28:36 回复
丹青赋
丹青赋: 回复 鍾.鐘.钟:多谢点赞!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2015-11-27 12:01:49 回复
丹青赋
丹青赋: 回复 guest15857968:
2015-11-27 12:02:41 回复
孤得拉客.临安邹志全
孤得拉客.临安邹志全: 一声迟来的问候,你好!我是大岩口的。久违了
2016-09-05 06:15:25 回复
  
  • 鬼城来客
  • 发表于:2015/10/18 11:33:07
  • 来自:广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名家手笔. 精彩
  
  • 丹青赋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5/10/18 11:37:27
  • 来自:重庆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拙文一篇,谢谢到访!
  
论坛首席论坛首席
  • 发表于:2015/10/18 11:55:53
  • 来自:重庆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街的感觉很棒。喜欢这调调
  • 丹青赋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5/10/18 12:00:53
  • 来自:重庆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是的,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说有古民居,就像着了魔似的“爱”上她,并将她摄入镜头!
  • 1+1
  • 发表于:2015/10/18 18:50:44
  • 来自:四川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街风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水泥和钢筋。
丹青赋
丹青赋: 是的,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老街在不久的将来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逝,只能从画上、影像里去与之对话!
2015-10-19 13:57:15 回复
  • 我
  • 发表于:2015/10/18 20:07:12
  • 来自:四川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来自手机版
(1)
(0)
  • 鬼城人不鬼
  • 发表于:2015/10/18 21:26:22
  • 来自:重庆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三建的,你的这些照片我都去过,不过现在只能停在记忆里。真是岁月不饶人
丹青赋
丹青赋: 谢谢到访!
2015-10-19 13:53:30 回复
  • 余念白
  • 发表于:2015/10/19 9:49:14
  • 来自:重庆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三建。。我还没有去过呢,不过看着楼主的照片,觉得真的好有韵味啊,仿佛那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讲诉着被遗忘了的故事。。。好像踏上那里的青石街,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靠着泥土墙,听风给我讲她正在消逝的故事。。。
丹青赋
丹青赋: 谢谢到访!古民居,它带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不管是从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上讲,都是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应好好地传承、珍惜和保护它。只可惜人们并没做到这一点!
2015-10-19 13:50:27 回复
  • 沧海桑田
  • 发表于:2015/10/19 11:52:48
  • 来自:重庆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图片上看到了我的外公
丹青赋
丹青赋: 那太幸这了!
2015-10-19 13:51:26 回复
丹青赋
丹青赋: 图片上看到了你外公,那太幸运了!
2015-10-19 13:59:05 回复
余路雪松
余路雪松: 这个难得
2015-10-19 15:29:54 回复
丹青赋
丹青赋: 回复 余路雪松:逗着玩的
2015-10-19 16:31:55 回复
  • 愚人丰腴
  • 发表于:2015/10/21 16:51:17
  • 来自:安徽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不过好像写成了你们廖家的族谱了
丹青赋
丹青赋: 谢谢到访!淡到三建就不能不提到廖家坝,提到廖家坝就不可回避其开基鼻祖廖氏之渊源!
2015-10-24 23:26:43 回复
  • 透明的承诺是过去的空气
  • 发表于:2015/10/24 23:21:42
  • 来自:福建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到现在还记得当初和廖公公一起去三建吃酒
来自手机版
(0)
(0)
  • 居之道
  • 发表于:2015/10/25 18:14:02
  • 来自:重庆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古迹,厚积着巴人生存至此的痕迹。
墙板的沧桑记载巴郎辣女的幼壮成熟,
阶石的磨痕见证坚贞到圆融的转换。
青瓦片片诉说沐雨百年,
丹青赋
丹青赋: 感谢居之道网友的跟帖!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老街在不久的将来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逝。
2015-10-28 06:58:30 回复
  • 丹青赋
  • 发表于:2015/10/28 6:51:36
  • 来自:重庆
  1. 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