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

  • 铁骨柔情
楼主回复
  • 阅读:567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2/4 10:23:17
  • 来自:重庆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丰都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国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想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这些都使人明显感觉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一、中国当前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  
1、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最低工资制、新《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措施,保障了社会普通居民的利益,特别是下层人们的利益,但是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这又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最终将走入“工资――物价螺旋”,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分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2、农产品价格的易涨难跌。由于近年来国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袭击了多个粮食主产区,市场对粮价价格上涨预期高涨。截至9 月28 日的数据显示,农业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2%,而农业部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则同比下降5.1%。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9 月24 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7%,涨幅超出上月。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 月上旬和中旬50 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9 月份中上旬,肉禽蛋价格环比继续小幅上涨,而蔬菜类价格则总体下跌,二者呈现两极分化走势。同比来看,肉禽蛋价格保持高位, 涨幅略有增加,拉动CPI 上涨约0.2 个百分点。历史经验显示,商务部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与CPI 有更高的相关度,其拉动9 月份CPI 上涨约2.7%。      
3、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高额利润致使价格总水平上涨。垄断行业分为两种,一种在凭借技术上的优势,进行行业上的垄断,如美国的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因为深厚的技术优势,垄断了全球各国的电脑操作系统。另一种是由国家控制下的垄断行业,如,我们国家烟草、电力行业,由国营垄断,私人不可经营。垄断行为的最典型之处是,人为控制产品生产和供给数量,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卖方市场”状态,维持大大高于竞争性市场的产品垄断价格,以攫取垄断利润。而我国的垄断行业有自来水、电力、公交、烟草、石油、天然气、电信、铁路运输、包括银行等等,都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他们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市场”提高产品价格,不但会牵涉更多民生产品价格的上涨,还必然会推动下一步的物价上涨。      
4、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扬导致中国的物价上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我国对进口原材料的依存度逐年提,其中对大宗资源型商品的依存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这些工业生产所必须原材料,我国政府和企业只有被动挨打
的份。因为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决定权在国外,国内宏观调控部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力很弱。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中下游的产品,进而由于成本增加而推动了通货膨胀。 
(二)结构性通货膨胀      
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三)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  
2008年我国启动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方案,导致流动货币迅速增加,信贷激增,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通胀预期正快速形成。2009年每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上涨20%-29%,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加上基础性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迅速上涨使老百姓感觉到通货膨胀已经成为趋势,通胀预期形成。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胀,并可能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和资产(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价格会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存款利率的提升,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去购买这些产品或资产,以达到保值或对冲通胀的目的。    
这种预期导致的对产品和资产的需求会导致此类资产价格加速上涨。而这些产品或资产的价格一旦形成上涨趋势,会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从而进一步加大购买需求,导致通胀的螺旋式上升。 
(四)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推进通货膨胀。
      国际热钱是为追求最高报酬及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机。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太慢,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压倒性的外资流入中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进入股市、楼市、农产品市场进行投机是双保险的投机行为。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升值赚取汇差利润,另一方面在股市、楼市、农产品市场赚取投机收益。最少可以稳赚人民币升值的汇差利润。国际热钱本性是投机,投机必将带来巨大泡沫和金融风险。最终热钱达到盈利点位离场后,其拿走的是投机利润,给国家造成的是泡沫破灭的金融风险,国内投资者是国际热钱豪赌的买单者、承受者和牺牲品。目前中国股市突然暴涨、房价难以下降、农产品受到冲击等都与国际热钱流入不无关系。    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资源的错误引导。发生了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2、对劳工的错误引导。通货膨胀造成了部分虚假的需求,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给了劳工许多错误的信息,把他们暂时吸引到一些工作岗位上去。
而一旦通货膨胀结束,或当它不再按足够的比率增加速度时,这些就业将会消失,并将引起新的失业。  
3、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目前中国上下大规模的在涨工资,今年的沿海地区农民工短缺600万,今年沿海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上涨15%-20%,而且这个已经是迅速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蔓延,而目前中国的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性,另外也由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廉价劳动力成本一直是优势,低工资低物价符合中国利益升级转型还没成功,就将中国过早拖入高工资高消费阶段,那我国产品出口将无竞争力,市场被亚洲其他国家取代占领.通货膨胀将使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中国产品出口增加难度。   
4、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而此时的消费也变得更加混乱。盲目消费,抢购风随之而来。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上,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比例。     
1、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明显,低收入家庭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一方面是因为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力军,而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越高,食品价格上涨对其福利损害程度就越深。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低收入者的消费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边际消费倾向较大,其消费品也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这部分消费品往往缺乏价格弹性。所以,低收入者往往不能像高收入者那样通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来抵御通货膨胀。     
 2、此轮的通货膨胀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例如股市和楼市)迅速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进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感,同时也刺激了居民对各类资产追逐的热情,这种投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正在聚集,如果任由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发展成为系统性风险,必将危机社会稳定。  
3、通货膨胀影响社会成员的财富占有比例。通货膨胀时,实物资产增值幅度高于通货膨胀率,那么持有者就可受益。反之,必然受损。若持有存款货币,因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而受损;若持有证券,则视物价上涨和证券价格变动情况而定。负债的社会成员因通货膨胀减轻了实际的债务负担,因此而受益。一般而言,政府、企业处于净负债人地位,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而居民处于净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三、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
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虽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各国提倡金融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中不稳定性因素多而复杂,并且我国刚刚彻底的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因此,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管。总之,中国整体的宏观调控应当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成本和收益,在综合排序的基础上权衡利弊。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紊乱,并产生巨大的再分配效应,其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是中低收入阶层。因此,应坚持反通胀的目标,需要在充分考虑这些牵制力量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妥善决定反通胀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确制导。 
 5、发挥经济法的重要作用。保证国家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经济法在重要作用之一。国家通过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如财税法调整规范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金融法规范金融市场、 以及其他一些与经济息息相关的经济法。  
6、对外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  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